情爱小说
情爱小说 > 皇兄何故造反? > 第1034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34节

 

王翺的古怪举动

不论京城当中如何风起云涌,朝廷的政务,总归还是要运行下去的。

这一日早朝上,随着于谦入狱,迟迟未定的整饬军府一事,总算是有了结果。

“……擢都督同知张輗为左都督,领中军都督府事,擢都督同知武兴为右都督,领右军都督府事,昌平侯杨洪迁左都督,领前军都督府事,擢都督佥事杨信为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,靖安伯范广迁左都督,提督京营。”

“命左都督张輗奉旨整饬五军,各都督府协同,都察院,刑部协理,钦哉。”

怀恩手中捧着一卷黄绢圣旨,口气波澜不惊,但是却让底下的一众文武大臣躁动不已。

这份圣旨一出,文武两边,反应各不相同,文臣这边虽然早有预料,但是,真的听到圣旨宣布的时候,还是有些失望。

与此相反的是,勋贵武臣这边,则是振奋不已。

要知道,自从土木之役以后,朝堂之上武臣势力衰弱已久,作为最顶级武臣的军府都督,一直被文臣这边死死的卡着。

这就导致在许多军政大事上,没有人能够替他们在朝堂上力争,这两年下来,兵部甚至隐隐有凌驾于军府之上的势头。

但是如今,随着这道圣旨的宣布,这种局面,算是有了一个彻底的转变。

不提于谦入狱的事,单说这道圣旨之后军府的状况,张輗代表英国公府重掌中军都督府,王钦作为成国公府姻亲,领后军都督府事,领右军都督府事的武兴虽无爵位,但却和定国公府关系匪浅。

剩下的左军都督府和前军都督府,分别由忻城伯赵荣和昌平侯杨洪掌管,赵荣本身不算出色,但是他的背后,是虽然存在感不高,但是和于谦一样有扶立之功的丰国公李贤。

至于杨洪,自然更不必说,如今的朝堂之上,若论军功,无人可出其右。

唯一的遗憾就是,自从宣府一行回来之后,这位赫赫声名的杨侯便一病不起,据说近段日子,连床都起不来了。

所以不出意外的话,杨洪只是个挂名的,真正领前军都督府事的,应该是他的侄儿,刚刚被擢升为都督同知的杨信。

如此一来,前军都督府的话语权会稍弱一些,但是有杨洪的声名撑着,也不会弱到哪里去。

至于范广,他的去处,众臣也早就有所预料,虽然说,朝中有不少大臣,寄希望于他能够接手整饬军府一事,但是,且不说范广在京中时间不长,对于军府上下盘根错节的关系很难理清楚,事情交给他能不能办好。

但说是范广身兼军府都督和提督京营两件差事,这整饬军府就不可能落在他的身上。

所以,大抵便是二者去其一,京营事重,二者相权,自然是会保留他提督京营的差事。

于是,便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,军方的全新格局。

张輗,王钦,武兴三人,身无爵位,但是背后却各自站着一座公府,合起来代表着旧勋贵体系在朝堂上重新拥有了话语权,赵荣,杨洪,范广三人,都有爵位,但是,在朝中的人脉却并不深厚,前者居于新旧勋贵之间,后两者则是存粹的新勋贵。

而这两方势力,便成了如今军府的基本面。

从表面上来看,张輗掌握了权势最重的中军都督府,而且,在接下来的整饬军府当中,会有着莫大的话语权,但是,作为军方最关键也最核心的京营提督,却由范广领任。

且除了这些之外,英国公府一向亲近南宫,可范广却是天子的心腹,其他各人,或是两不相帮,或是明哲保身,各有自己的立场。

各府之间,人脉,威望,军功,爵位,实权,立场诸多因素各有不同。

都有自己的长处,也都有自己的短板,汇集在一起,便构成了如今这微妙的平衡。

不过无论如何,趁着这次整饬军府,在朝堂上沉寂了数年之久的勋贵,总算是重新争得了立足之地。

这一点,让各家勋贵,都长舒了一口气。

当然,文臣们此刻的脸色,肯定是差得很,于谦入狱,整饬军府的差事易手,勋贵势力重起,无论是哪一桩,对于他们来说,都不是什么好事。

所幸的是,天子的这道诏旨并非突如其来,而是早有预兆,因此,短暂的沮丧过后,朝中的老大人们,很快就重新拾起了信心,将目光望向了最前头的王文。

于是,王老大人叹了口气,上前道。

“陛下,依制,内阁大学士满额六人,如今江渊被罢免,朱鉴掌大理寺事,内阁缺额近半,长此以往,恐影响朝廷政务,故而,臣恳请陛下,准廷推阁臣。”

既然已经预料到了勋贵势力会重起,文臣自然不可能毫无应对,于谦入狱,兵部如今已然无力抗衡军府,勋贵重新崛起之势难以阻挡,既然如此,那么,也就只能另想办法。

作为吏部尚书,百官之首,王老大人也不能光是在朝堂上骂人不是,打压勋贵不行,那么,壮大自己总是可以的。

内阁虽然不比六部尚书尊贵,但是,放在朝中,也算是重臣,若能补足空额,那么文臣在勋贵面前,声势自然大涨。

往常的时候没有提,是因为内阁大臣,本是圣心独裁之事,天子迟迟没有动静,群臣自然也不敢多说。

但是如今有了这么个时机,能够逼迫王文出面题请此事,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的。

“准了。”

有王文这个吏部尚书亲自出面,天子果然没有拂他的面子,道。

“这几日吏部先将资历政绩品级足够之人理出一个名册呈上来,若有出众之人,诸卿亦可举荐,若无合适人选,便择日廷推。”

“遵旨……”

看得出来,天子在此事上,仍旧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。

虽然准了,但是,也并没有完全将选人的权力下放,而是要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,实在不行,再行廷推。

这对于朝中许多大臣来说,其实是有些失望的,不过,总归是有了机会。

内阁大臣,虽然说在洪武永乐年间并不算什么,但是仁宣之后,地位日高,待得当今圣上登基,更是将内阁大学士加尚书衔固定下来,从这个角度而言,迈入内阁,便是进入到了正二品大员的序列。

这次,天子点头要增补内阁,而且一次性要补齐,自然是引得京中人心攒动,短短数日之间,举荐的奏疏,就纷纷送到了内阁当中。

这一日,俞士悦坐在公房当中,刚刚处理完眼前的奏疏,外头便有中书舍人前来禀报说是首辅大人到。

闻听此言,俞士悦心中一阵诧异,但是,还是立刻起身,迎了上去。

内阁当中,虽然品级并无上下之分,可首辅毕竟是首辅,亲自过来,他的礼数还是要周到的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