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爱小说
情爱小说 > 庶女嫡谋 > 第345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5节

 

黄御医仔细辨认后说:“皇上,此人身上的伤痕乃是鞭伤,纵横交错,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。”

杨振天跪下磕头:“皇上恕罪,草民刚才没有说实话,草民当年曾被辽军俘虏过,身上的伤痕就是那时候留下的,请皇上明察!”

一旁有位文官冷哼道:“这也太巧了,刚好用一身鞭痕盖掉了原有的伤疤,不会是你瞎编的吧?”

杨振天畏畏缩缩地答道:“草民不敢,草民有人证的,当年与草民与另外一百多汉民被益州知州解救出来,其中十几名孩童被送往姑苏的慈幼堂。

也就是那时候草民决定南下,一路兜兜转转也去到了姑苏,留在了慈幼堂照顾那些孩子。

草民家人都不在了,唯有看着那些孩子健康长大,才觉得活着还有一些意义……”

杨振天声泪俱下,感动了不少大臣。

杨二郎站出来说:“皇上,臣记得益州当时的知州乃是谭子维谭大人,他死在了西凉军围城之时。”

皇帝为难地说:“如此一来,岂不是死无对证了?”

梁祭酒愤怒地质问道:“一定是你们事先商量好的计谋,杨振天,老夫敬你是一条汉子,你若连自己是谁都不敢承认,实在愧对杨家列祖列宗!”

杨振天心中腹诽:老子用一条命换来了杨家的无上荣光,还是受封的亲王,列祖列宗在地下应该偷着笑才对。

他委屈地问道:“

这位老大人,您为何一定认为我是那个……杨将军呢?我若有他半分本事,又岂会落到今日这般境地?”

请皇上责罚

“因为你怕死,怕输!那一战输了,你与你的儿子要负主要责任,所以你选择了死遁,你死了,百姓就会放过杨家,你这是弃一人保全家,真是好算计。”梁祭酒掰开了杨家血淋淋的伤口,在杨家众人伤口上撒盐。

试问,如果不是逼不得已,他们为何要走这一步呢?

杨钺往父亲身前一站,怒视着周围的大臣,“看来是本将军不懂律法,既然你们一再怀疑此人是我那死去的父亲,那应该由你们拿出证据来,怎么如今反而冲着一个无名小卒咄咄逼人起来,还要脸吗?”

李首辅老神自在地说了一句:“如果他不是,在别人都认为他是的时候,冲着那荣华富贵,他难道不会顺应下来?只有心虚者,才要极力反驳自己不是。”

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却能保持清醒,要说这是个普通百姓,李首辅也是不信的。

“笑话!他活的堂堂正正,有名有姓,非要去冒充一个死人做什么?什么荣华富贵,难道他会不知道这是欺君之罪?李首辅以为谁都像您似的,明知是欺君却一意孤行。”杨钺意有所指。

他这回回来可不仅仅是受审的,这些老东西,对杨家虎视眈眈,如附骨之疽,迟早要与他们清算。

“草民一介无名之徒岂敢染指老将军的名讳和声誉,若是做了,那是要被世人戳脊梁骨的!草民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,却也是有良知的。”

杨振天跪下,

冲皇帝磕头,哭诉道:“皇上,此事全因草民的长相引起的,草民愿意毁去这张脸,以免各位大人用此借口为难杨将军的子孙!”

“不可!”杨钺兄弟与部分臣子齐齐开口。

杨钺激动地说:“不过是一张相似的脸而已,若是今日容不下他,那今后是否所有长得与我父亲相似之人都要毁容?那我杨家成什么了?”

杨二郎也说:“家父九泉之下得知此事,怕是要死不瞑目的。”

徐衍从队伍中走出来,笔直地跪在大殿中,“皇上,微臣有一言不吐不快!”

皇帝审到现在已经筋疲力尽了,摆摆手示意他说下去。

徐衍朝杨钺作揖道:“镇国公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不必微臣多提,杨家世代出良将,为国戍边,而此时,却因为一名老汉长得酷似老杨将军而被人恶意中伤,此举是否会寒了忠臣良将的心?

梁祭酒所述的种种不过是推测,无真凭实据,且有污蔑先帝、诋毁忠臣良将之嫌,人死不能复生,杨家若真有如此深沉的算计,早可以领着东北军造反。

当年那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,几位皇子是否能在杨家军手下保住大庆江山呢?若江山易主,杨家今日还会站在这里任凭各位大人污蔑吗?”

“放肆!徐郎中,你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!还不快退下!”梁祭酒呵斥道。

吏部尚书闭了闭眼,叹息一声:“徐良美,不可妄言。”

明眼人都看

得出来,这是文官一派集体要借机扳倒杨家,徐衍也是文官,他此时站出来为杨家说话,将来恐怕要遭排挤了。

原本他很快就能升至吏部右侍郎之位。

“各位大人,下官心直口快,老杨将军是顶天立地的英雄,死后多年还要被如此诋毁,下官心绪难平。”

只一句话,获得了不少大臣的赞同,尤其是武将们,面对文臣集体讨伐杨家,他们也觉得心寒。

“皇上圣明,此案应该到此结束,没有继续查下去的必要了。”徐衍大胆地说。

不少官员站出来附和,将梁祭酒气得昏厥了过去。

还好黄御医就在大殿中,几枚金针插下去,梁祭酒就醒了,被人怀疑他是装晕。

皇帝头疼不已,好端端地闹出这种事端来,而自己不仅没有及时制止,还将人召回京城审问,杨钺心中是否有怨言呢?

他下意识地去观察杨钺的表情,只见他偷偷觑着那姓段的老汉,露出怀念的表情。

“皇上,老臣还有证据!”梁祭酒跪在地上高喊道。

皇帝对杨钺露出一道无奈的表情,等着听梁祭酒继续申辩。

“老臣查出,这个段明觉曾在杨府做工匠一年有余,期间甚至夜闯杨夫人的院子,被下人发现过,臣有那名下人的口供。”

他将口供呈上,杨三郎气急败坏地反驳:“此事不用梁大人问,我杨家知道的人也不少,他是随姑苏的工匠被杨府请来建宅子的,期间确实犯过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