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节
臣与冯丞相已将其分为八大类,归总成目录,好方便陛下查阅。”
《定国图志十大略》是方针国策,相当于我国针对民生的十年规划。
最初是由李斯起草,因其内容包罗万象,周全细致,嬴政粗略后大为赞赏。
便下令将其眷刻分给各大臣,让他们昼夜不断,研读探讨。
以至于秦国连着六次的朝会大议题都是有关它。
在这里面,如军功,民功,以及列国人士的功劳问题,朝臣们在吵吵闹闹中基本达成共识。
但像是官吏们的政功,皇亲国戚的爵位奖励,哪怕嬴政已表达观点,李斯著书摇旗呐喊,赢氏王族也表示拥护陛下的决断,愿意推行郡县制。
但以王绾为首的文官团体始终颇有微词,时不时冒出一点反弹迹象。
甚至可以这么说。
嬴政之所以在登基后,立刻安排一趟去老秦地的第一次巡游,祭祀上天,彰显力量。
这不乏有告诫坚持“古礼不可废”的老顽固们的意思。
他的功劳已超越三皇五帝,他已经是前无古人的大帝,谁也别想阻碍他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嬴政本就看中《定国图志十大略》,现在又听李斯说在郡县制上有创新,脸上难免露出些期待。
嬴政拿起总纲目简牍翻阅。
李斯先是将意见分成,赞同、不赞同和中立三大类。
然后再按照每个人的官职,从大到小依次排序,可以说,每个官员的观点,派系,都一目了然。
在这里,李斯用了很杀人诛心的一招。
他将以王绾为主的反对派官员们的姻亲关系,标注六国背景,做网状罗列。
要知道秦国绝大部分官员都有六国贵族背景,彼此间也是你联姻我,我联姻你。
所以被李斯这么一重点罗列,王绾简直像是潜伏在秦朝的六国余孽头子。
就连深谙李斯手段的秦始皇,见到这份简牍也难免皱起了眉。
“嗯,缜密得当,我看王绾多半又要来请辞归家。”
片刻后,嬴政捏了捏眉心,放下简牍,开了个小玩笑。
李斯闻言只点了点头,虽然他早知道陛下心志坚定,更重看人才,而不是背景。
但听到嬴政明示不会就此罢免王绾时,难免有些失望。
秦始皇将沉甸甸的一卷简牍放在案几。
他瞥了眼李斯眼底的青黑,语气温和不少:“你且多歇息两日,其他文臣也得出些力。”
李斯心里一突,他知道这是陛下关心,但也是一种隐晦的警告。
他忙拱手道:“陛下夜以继日的批阅简牍,臣比陛下尚小几岁,岂敢称劳累。此外,另有一事……”
李斯说到这偷瞪冯去疾,使了几个眼色,对方岿然不动。
李斯暗骂一声老狐狸,然后拱手,道:“臣还有一事请奏。”
嬴政心情不错,抬眉:“廷尉大可畅所欲言。”
“臣请奏操持陛下的寿诞庆典。”李斯道。
嬴政的眉头微微蹙起,他没有开口,李斯始终保持弓背拱手的姿势。
沉默半晌,嬴政才缓缓起身,独步来到两位臣下的身边。伸手拍拍李斯的肩膀,道:“朕相信廷尉能给我一个应当的理由。”
李斯听到那个自“朕”时,心头一紧,深深地吁了口气:“臣恩谢陛下信任。”
然后他将理由说出来。
秦皇去年一统六国,强势称帝,然后改革郡县制,大兴土木工程等,不停地颁布新律令。
在秦国做官,有一个铁律,那就是必须对相关《秦律》倒背如流,否则很可能因一点错漏而丢小命。
所以秦朝官吏,上上下下都进入悬梁刺股背诵秦律的模式。
正所谓上有所好,下有所效。
郡县令们一个个背得疯魔,无暇过年。
惴惴不安的新秦人便以为秦国不准许过腊月祭。
全国将近六分之四的民众不庆祝十月的腊月祭,老秦人也被谣言带进沟,误以为新年也被改革改没了,于是也不过腊月祭。
等李斯知道这件事时,腊月祭都已过去快三月了。
李斯和一众朝臣都认为这事必须妥善处理,以防被六国余孽利用舆论,激起民怨。
他们最初想着让秦皇下明诏欢庆过腊月祭。
但王绾拒绝,认为这乌龙事有损朝廷的威严。
后来博士淳于越提议,不如以陛下登基为帝,普天祝寿为由头,宫内大宴群臣,宫外军民同乐。